那么,为何皇帝们平均寿命只有40多岁,而乾隆却能够活了89岁呢?
二、皇帝们短命的原因
实际上,影响皇帝们寿命的并不只是男女之事,王朝前期夙兴夜寐,王朝中期勾心斗角,王朝末期战乱频仍,影响皇帝们寿命的主要因素在于劳心劳力和他杀两个方面。
历史上特别短寿的皇帝大多是他杀。这一点数北魏最多,北魏150多年间,有11位皇帝死于非命,而北魏皇帝的平均寿命也只有26.2岁。
而王朝末年和傀儡大多也不能得常寿,如东汉多位皇帝死于外戚之手,唐中后期多位皇帝死于宦官之手,隋杨桐10多岁被杀时还发出了“愿来世不复生于帝王家”的感叹。这都是皇帝短寿的一大原因。
当然,抛开他杀不谈,皇帝们的寿命也并不长久,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权力之高必有责任之重。皇帝们手握帝国大权,需要操心的事也很多。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每天需要批改几百斤的竹简。后代王朝疆土不断扩展,而皇帝们为了保证手中的权力,还在不断加强着中央集权和皇权,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工作会更加繁重。汉代皇帝和唐代皇帝们天天忙着内忧外患,打仗运筹是最累的。到了明代,疆域稳定些了,倒是武事少些了,工作狂人朱元璋又废除了丞相,大臣们文笔又好,写篇奏章几千字都写不到重点,皇帝们的烦累可想而知。事实上,像明孝宗朱祐樘、乾隆皇帝的父亲雍正皇帝都是为了王朝中兴劳累而死。
当然,有些皇帝们对功业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成就感,可是他们对于臣下的控制、国家的掌控却是丝毫不能松懈。大臣们都是从民间选拔而来,智商、能力都是一流,如果稍不注意,就会被他们发现破绽,温柔的会上书规劝,严格的犯颜直谏,当然历史上也从来不缺想要取而代之的权臣和枭雄。因此,皇帝们没有一刻敢于松懈。
劳心劳力,才是皇帝们不得长寿的主因,而乾隆皇帝接过的清帝国,正是顺风顺水,历史上恐怕很少有乾隆皇帝这么能够心宽的皇帝了。
首先,雍正皇帝辛苦十三载,为乾隆皇帝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军政体系完备,国库充盈,他并不需要在制度上思考多少创新就可以很好的统治这个帝国。
其次,在顺治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长达近百年的苦心经营和笼络,帝国的臣民们不认可爱新觉罗统治的已经是凤毛麟角,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再次,历史发展到清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皇位继承制度和压倒一切优势的皇权。大臣们想要有所觊觎已经难上加难,宗室们对于弘历的皇位又无权置喙。
虽然乾隆皇帝并不算昏庸,但他确实是历史上最心宽体胖的皇帝之一了。这才是他能得长寿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了。
而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他健康的体魄。
三、清代医学的发达
历史上的皇帝们,能够利用到帝国最优质的的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受到疾病的威胁,他们由于劳累和操心的脆弱的身体反而使他们更加害怕疾病的到来。
那些食用丹药妄想长寿和治病的皇帝们并不是全都不知道丹药的危害和荒谬,但他们还是选择了丹药说明了古代医学的不发达。东汉中后期的皇帝们大多患病早夭,曹操死于头风,魏文帝曹丕更是死于时疫,唐太宗死于风瘫,唐高宗死于头晕目眩,明武宗死于一次意外落水的急症,这些都说明了疾病对于皇帝们生命的威胁。
而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西方医学的东传,清代的皇帝们已经可以享受到东西结合的治疗了。因此,在清代历史上,皇帝们的平均寿命远高于其他朝代,活过了六十岁的皇帝数量占了一小半。
这样的情况下,乾隆皇帝心情好,政事相对轻松,还有比较好的艺术条件,对其高寿是有很大助益的,然后乾隆帝一不小心就创造了奇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