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话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都兴起吃兔子,于是剩余的大量骨头多,肉少的兔头就成了兔子身上的鸡肋,于是,不晓得哪个脑壳烂的就祭出川菜中的各大辛香神器,加入兔头或卤或炒,从此造就了美食界的一大神话。
对于没吃过兔头的人来说,光想想抱着一颗兔脑壳大啃的情景就已经够吓人的了。而且兔子头也没什么肉头。但会吃的人说起啃兔头,那是一边咽口水一边说,恨不得马上来几个解馋。成都人啃兔头可比上海人吃大闸蟹,不会吃的人觉得又费事又不顶饿,会吃的人吃的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吃兔头诀窍:一掰
吃兔头诀窍:二分
展开全文
吃兔头诀窍:三翘
兔头吃法大揭密
吃兔头是需要一定技巧和水平的,初始者拿在手里想半天,肯定找不到下嘴的地方。传说只有吃到5个以上,才能学会精髓,把兔头从下巴处分开,然后吃兔子腮边的两块肌肉和舌头,最后才吃兔脑花,能锻炼到像吃大闸蟹那样干净,就算是出师了。
吃兔头是需要一定技巧和水平的,初始者拿在手里想半天,肯定找不到下嘴的地方。传说只有吃到5个以上,才能学会精髓,把兔头从下巴处分开,然后吃兔子腮边的两块肌肉和舌头,最后才吃兔脑花,能锻炼到像吃大闸蟹那样干净,就算是出师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